今年度臺藝大的秋季盛事——「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將於9月11日開幕,邀請了國內外重量級表演藝術團體,帶來精彩可期的經典代表作品,雖然多數作品並不是第一次搬上舞台,然而,特別的是,這些作品都獨立表述出對當今社會環境、生命政治提出不同的觀點與精神,尤以作為藝術大學所主辦的藝術節,在結構體質上如何跳脫過於「學院」氣息的交流展演,便是一大考驗。
光是看到這次的演出卡司,我的疑問已然煙消雲散。
除了九檔節目,更開闢了別具意義的數場交流工作坊,從編舞到導演,從國內到國外,參與者將有機會與國際表演藝術家接觸。整體而言,藝術節融合了板橋浮洲在地的人文環境、藝術學養,在總策展(劃)人的帶領下,提出《走向____》作為探尋藝術的起點與方法,像是拋出一面鏡子,嘗試映照出作品中不一樣的面向,同時呼應時下表演藝術的「心之所向」。
近年來,數位媒體的進化可說是日新月異,尤其在智慧型手機問世後,科技數位化全面性充斥在各種日常生活介質,無形中也慣養了人們對於視聽強度、精緻度的追求。同時,人們加速度的瀏覽視覺慣性,也影響著面對現實生活、臨場經驗、時間維度、空間感知,甚至與人的互動關係。
人常說「科技始於人性」,服膺於這樣的高需求下,科技生活也將我們對於深度經驗與消化反芻的情境帶往另一個方向前進。表演藝術也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對於時間感知的叩問、身體與空間的測量,加上今日數位科技技術所帶來的創新突破,讓劇場技術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發展,跨領域的交織,投射出藝術面對現實環境、社會、歷史的種種延伸與省思。
在臺灣,表演藝術團體長期以來所需面對的困境,始終來自於需長時間工作,大量的勞動卻沒有相對應的收入,亦或是為了因應大環境的資源緊縮,在資金匱乏卻又得兼顧票房,而不得不發展出輕薄短小、討好群眾、品質優劣參半的作品。然而,在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走向____」,我們可以看到臺藝大試圖開啟另一個全新的嘗試,讓學生在學期間,便能有這樣子的國際視野與跨界經驗。
「試問藝術,何處為心之所向?」。相信這是你我都需要正視的問題,期待除了團隊的演出之外,也能透過小編接下來對於每個團隊的訪談、對話中,作為表演人的生存風景參照,為新銳藝術創作者找到一些「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