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總策展人 陳志誠博士。(攝影 / 校長秘書室提供)
臺灣,命運坎坷的十字路口,如何化身為藝術匯聚的樞紐
位處國際間的十字路口,自古以來總是命運坎坷,是各方勢力爭奪的對象,是忙碌中繼站的焦點,但無論如何也同時造就了多元文化樣態碰撞的場所。在臺灣,一條街上放眼望去,日式、義式、泰式、中式料理應有盡有,不同的文化,無論是道地忠實呈現異國特色,還是結合了台式口味而形成另一番風味,都顯示出臺灣這樣一個地區所乘載的豐富底蘊,而在藝術觀點上,亦是如此。但過往,我們並未認真促成如此多元的文化觀點,聚集並形成一個共構的榮景。因此,本次的《走向_______》策展人陳志誠校長,希望能夠回到這個十字路口,同時匯聚來自歐洲、法國、奧地利、美國、香港、中國等世界各方的藝術作品、團隊與學者參與,而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或面對當下世代的回應,最終會形成什麼樣態?讓我們拭目以待。
高品質的國際型表演藝術節,資源運用是關鍵
相較於視覺藝術的生產型態,表演藝術的製作成本更需要仰賴一群人,甚至一整個大團隊,聚在一起奮鬥。少說幾個月,多則一、兩年的時間,從發想、排練到演出。陳志誠校長提到,表演藝術的實踐,必然會有許多務實層面的考量,比起視覺藝術展演,面對表演藝術節,在實務執行上得更加嚴謹思考現實的種種限制與考量,從舞台、燈光、布景、聲響、運輸、演員到各類技術整合,籌辦一個國際型大場演出,所有的程序就在那裏,尤以舞台上的安全,絕對是第一重要。所以在時間、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追求高品質的表演藝術節,如何將資源運用在刀口上,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這是相當具挑戰性的。
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走向_____》希望回到十字路口位置,期許各路觀點與創作能量能夠一同走向到臺藝這個平台。(攝影 / 陳志誠個人網站提供)
當藝術節發生在臺藝大
今年「大臺北藝術節」一口氣囊括國際性表演藝術類型的《走向_______》、視覺藝術跨多領域類型的《限時動態─超領域國際展》,再加上年度主題式影展《法國電影十月天》,以及串聯校園各系所如百花齊放的藝術事件,形構出一個涵蓋展、演、映的校園盛會。試問,作為藝術大學的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交流?別看似我們偏遠,在這次,臺藝大拆除校園圍牆,邀請你沿著綠蔭環形的藝術步道,走進校園一網打盡從秋季以來從未停歇的藝術活動,打破你對於臺藝大過往於單向度發展的印象,讓藝術展現更大的渲染力。
放下看不懂的成見,打開感官知能,欣賞表演藝術
什麼是「看得懂」、什麼是「看不懂」?藝術作品往往是一種非語言、甚至超越語言的思考,既使不仰賴文字、不依循著實物「再現」,藝術也是你看得懂、能領悟的,亦如同你手上沒有劇本、沒有說文解字,也能欣賞一齣劇的美與震撼。因為一個好的作品,不應僅僅只是插畫(編按:「作品」本身應會自己說話,並不是語言的輔具或義肢)。摩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認為,舞者應該就是本質學能;維克多·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在音樂中認為,音符就是本質學能,而在雕塑那裡,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âncuşi)、阿爾伯托.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他們也開始領略到物存有的量塊體,繪畫亦如是,我們開始發展點、線、面,開始發展抽象......這是在現代主義中很重要的過程。說到「藝術看不看得懂?」這便是回歸到學科本質的探問,學科的表現方式已不再僅僅是服務於真實世界的「再現」,或是說故事「敘事」,但也並不表示藝術至此脫離了生活,藝術依然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欣賞的,只要雙方保持開放態度的,各種言論、各種藝術形態,打開感官能去感受,便能獲得嶄新的觀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