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或掃描QRcode馬上加入好友~

部落格Blog

時光冉冉:藝術、超領域、科技,如何詩意文 / 紀承璇、編 / 佘文瑛2019-11-18

圖片
 


由陳志誠校長親自導演跨界之作《島嶼時光》,今年度《時光冉冉》將再度冉冉登場。(攝影 / 藝文中心提供)

「臺藝大」作為藝術超領域的實驗場

貫串今年度大臺北藝術節的「超領域」概念,從《「走向_____」: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到當代藝術雙年展系列《限時動態:超領域國際展》,在策展人陳志誠校長的帶領下,實踐了由藝術大學所發起多學科、跨領域整合的藝術事件,透過不同專業學科共同發展,追逐同一個目標。

同時也是《時光冉冉》導演的陳志誠校長表示,這次的演出也將超越藝術分類的思維,亦如同表演領域中,戲劇、舞蹈、音樂不一定在傳統的框架所設限,結合視覺領域中的空間、量體、光與影,讓藝術的學問聚集,師生、產學共同研究與實驗,在秉持著自身本質學能開放性討論的前提下,共創嶄新的嘗試。

活化石,新劇場,萬物有靈

如同畫布之外的框、雕塑的台座,傳統劇場(黑盒子)的舞台就是一個框,導演陳志誠校長認為《時光冉冉》就是一個嘗試破立傳統的邊界,表演者從鏡框的兩側進入、從上面降下、從低處爬升,整個劇場彷彿是鮮活的,而觀眾席與舞台上的演出互動,透過AR(擴增實境)技術,超展開一場不同凡響的表演體驗。

有趣的是,導演陳志誠校長詮釋科技介入藝術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在我們身處的時代,關於藝術「靈光」的理解,早已截然與過去傳統的解讀有所不同,過去由工業主義建置的社會體制,使人們不滿於單向度的現實,便企求不受機械所框架的世界,而反動複製與機械化;但如今,擁抱數位科技的時代,人們亦如是回頭望向遠古時期萬物有靈的信仰一般,因為當今科技所展現的,正是體現萬物有靈思想的重返。使人們的視、觸、聽覺感官呈現自在開放、漫遊的狀態,接受各種來自不同維度、迎面而來的資訊衝擊與爆炸。陳志誠導演提醒,只要掌握這個要點,欣賞《時光冉冉》不需要標準答案,任由個人生命經驗解讀之後,文本自會從每個參與者自身重新再創造出新的場景。


《時光冉冉》邀請觀眾先行下載「時光冉冉AR」App,並記得帶上手機進場,圖中的冉冉白樹將為觀眾揭開演出序幕。(AR製作:李俊逸暨多媒所團隊,攝影 / 藝文中心提供)

從舞台到手機,從現實世界到AR擴增實境

現當代藝術作品不乏出現越來越多與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結合的藝術表現,這是一種始於1990年所發展,透過攝影機鏡頭所拍攝到影像,經由數位演算、圖像分析後,精準掌握圖像位置及角度的科技技術,它能使螢幕上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場景中的畫面進行結合與互動。這也是臺藝大首次打破表演廳的規範「觀賞演出請勿使用手機」,原本與表演不相為融的3C產品,竟成了作品《時光冉冉》演出的重要中介。從舞台的鏡框到手機螢幕的鏡框,再從手機螢幕的鏡框進入觀眾的視覺鏡框,《時光冉冉》創造了許多不同層次的空間與時間,彷彿穿越時空,引領觀眾同時看見不同的世界。

導演的巧思也在作品命名上展露無疑,《島嶼時光》與《時光冉冉》兩件作品,不難令人聯想到某種文學手法如「回文」或「頂真」的效果,創造了在概念上「時間」的綿延,給出了承先啟後的續篇、緊湊銜接的提示,從《島嶼時光》點出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時間,再點到宇宙萬物的時間,而「空間」場景的設定,也自《島嶼時光》的「島」拓展到打破了特定空間再現的《時光冉冉》,跳躍至另一個維度。有別於戲劇中常見以「人(角色)」與「劇情(情緒)」緊緊扣合,在導演所提出的「活化石劇場」中,已然演變成另一種更加純粹的美學課題。

科技掌握詩意

當音樂、舞蹈、戲劇、美術與科技同時在舞台上展開,與人文交織之下的科技,會使藝術人的想法產生什麼樣子的火花?觀眾又將如何思考科技介入藝術的意義?延續去年《島嶼時光》的跨域合作,今年度《時光冉冉》秉持以原初精鍊的符碼,堆疊成猶如歷史長河般的震撼感受,透過演出者簡約、深刻的肢體語言,層層安排的場面調度,以一種獨有的語言創造出嶄新的表演形式,走向更加純粹的美學體驗,形成巨大而無以名狀的組合想像。導演陳志誠校長帶領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創作者們,共同追求一幕幕充滿詩意的舞台演化,這是臺灣近年來少有且獨樹一格的實驗,讓我們在感知的邊際慢慢欣賞與沉浸。

演出資訊

時間:12/06 (Fri.) 19:30  |  12/07 (Sat.) 14:30
地點:臺藝表演廳
票價:500 800 1200 1500



上一則   |   回上頁   |   下一則